最新访谈
主题 打造“旅居云南·康养普洱” 普洱交通运输在行动
时间 2025-04-08
嘉宾 普洱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亮堂
提示 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普洱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亮堂,请他就打造“旅居云南·康养普洱”工作中普洱市交通运输部门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和工作思路等有关情况与大家交流。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普洱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亮堂,请他就打造“旅居云南·康养普洱”工作中普洱市交通运输部门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和工作思路等有关情况与大家交流。刘副局长,你好!

刘亮堂: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在线访谈。

主持人:刘副局长,请您简单介绍下普洱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情况,谢谢!

刘亮堂:普洱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拥有“一地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已初步构建起“公、铁、空、水”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公路方面: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08万公里,全省排名第1。其中:已建成通车昆磨、景文、墨临、思澜、南景5条(段)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加至608公里;已建成通车澜阿、文团、宁江公路,普通国省道通车里程增加至3629.2公里,全省排名第2位;全市共103个乡镇,已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的乡镇61个,乡镇通三级路率达59.2%;全市30户以上自然村共8617个,已通硬化路6109个,通硬化路率达71%。铁路方面:已建成的中老铁路普洱境内段里程达156公里,途经墨江、宁洱、思茅,自开通至2024年12月,普洱段累计发送旅客772.42万人次,到达旅客774.69万人次。其中,2024年普洱段累计发送旅客320.38万人次,同比增长14.03%;累计到达旅客322.08万人次 ,同比增长14.95%;2025年1-2月普洱段累计发送旅客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1.09%;累计到达旅客68.21万人次 ,同比增长6.41%。民航方面:已建成普洱思茅机场、澜沧景迈机场两个机场,开通的航线覆盖昆明、成都、重庆、长沙等城市。水路方面:澜沧江-湄公河穿境而过,境内四级航道建设主体工程近期也已完工。

主持人:最近,“旅居云南”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普洱市也提出了“康养普洱”,那请问普洱市交通运输部门在“旅居云南·康养普洱”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提供优质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呢?

刘亮堂:好的,谢谢您的提问。普洱市着力在旅居康养交通服务方面进行优化:

一是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等,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区域交通便利性,让全国各地的人更加方便地通过航空、铁路、公路来到普洱旅居。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文化融合标识系统,在高速公路与旅游干线设置融入茶文化、民族元素的标识标牌,增强游客体验感,通过“四好农村路”串联美丽乡村与文旅资源,提高景区通达性。

二是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一方面,推动公交国有化改革,2024年成立国企公交公司,加快适老化公交改造力度,开通南北通勤快线、敬老爱幼专线、拥军巴士、福利院爱心助学专线等特色线路,实现72台新能源车全覆盖,日均服务超2万人次;针对60岁以上外地旅居老人推出“爱心公交卡”,可免费乘坐市内公交。优化城市公交线路,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在节假日增加车辆,缩短发车间隔时间,适当延长公交运营时间,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创新打造普洱茶咖文旅、端午节“安康”“石龙路1314”、公交婚庆等定制公交。另一方面,优化旅游客运服务客运专线与定制服务。通过公交化改造,更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安全、便捷、经济、舒适的出行需求。目前全市已开通59条城乡公交线路,覆盖全市103个乡镇中的68个,覆盖率达66%。从思茅主城区可乘坐客运班车直达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中华普洱茶博览苑、那柯里茶马驿站、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爱伲庄园世界咖啡博览园、普洱·祖祥万亩有机茶庄园、云缦营倚象山景区、思茅港、三登新寨码头等思茅城区周边的A级旅游景区及旅游打卡地,较好地满足了旅客旅游出行需求。在节假日开通梅子湖—石龙路—茶马古城定制公交专线、开展思茅城区到那柯里茶马驿站旅游包车业务,助力普洱假日旅游。

三是加快智慧出行服务:全面推广电子客票(二级客运站覆盖率99%),强化高铁、机场、客运站多方式接驳。推动交旅融合创新“交通+节庆”模式,保障春节、五一、国庆、双胞节、葫芦节、神鱼节等节假日、大型活动运输需求,协调旅游包车备案服务。此外,普洱市正在建设普洱市数智交通综合应用平台,下一步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智慧交通技术,整合各类综合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分析与共享,逐渐破解交通运输行业智慧监管机制不健全、信息基础不强、智能应用不足等问题,提高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效率,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更好地服务公众出行需求和安全保障。

四是打造绿美公路,串联旅游景点:交通运输部门与属地政府共同打造那柯里特色小镇至磨黑古镇的绿美交通线,在国道213线上建设了47公里的绿美公路。打造乔灌花草搭配、高低错落有致、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体系;建设集休息、露营、观景、充电于一体的观景台、停车区,提升游客自驾出游、全域旅游的舒适度和体验感。绿美交通线串联起普洱民族团结园、那柯里特色小镇和磨黑古镇3个景区,还与213国道、昆曼高速公路有效衔接,带动沿线旅游收入增长。

五是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大交通运输“打非治违”工作的宣传力度。重点针对普洱火车站、客运站不服从调度的车辆进行管理,维护出租汽车专用乘车区内交通秩序,对出租汽车强行拼客、索要高价、拒载等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整治。打击整治同时协调公安部门对强行拉客、暴力抗法、欺行霸市、垄断市场强迫交易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等渠道的投诉举报线索,认真核查,对查实存在的非法违法行为从严打击和处罚。

六是推动枢纽站场旅游化转型:推进火车站、汽车客运站与景区合作,提供旅游票务预订、信息咨询等综合服务。

主持人:就目前而言,普洱市在打造“旅居云南·康养普洱”过程中,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方面还有哪些堵点、难点?

刘亮堂:一是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服务频率可能无法完全满足旅居人员的多样化需求。一些偏远的旅游景区、康养区域公共交通可达性差,道路等级较低,旅游景点客流乘坐公共交通人数较少,专线车无法经营,无法开通专线车经营。例如:宁洱困鹿山皇家古茶园,距离宁洱县城38公里,但西萨公路段路面状况较差,车辆通行条件差;另一段宽宏村公路段路基较窄,大巴车无法通行,目前旅游包车只能以中巴车通行。

二是城乡道路客运企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性不足。旅游与交通信息数据尚未完全实现互通共享,综合旅游交通建设体系尚未形成。以思茅区鸿丰客运站、太阳河森林公园为例,客运站只提供乘客乘车服务,景区只提供旅游服务,未实现“乘车+景区旅游”融合服务。近年来,进入普洱的游客,选乘城乡道路客运进入景区的人员逐步增多,但因提供的服务融合不足,部分游客乘车存在旅游信息、出行信息不对称、获取渠道窄等情况,影响旅游出行体验。

三是交通旅游服务品质仍待提升。旅游目的地周边交通设施供给不足,在节假日旅游需求集中释放期间,热门景区道路拥堵、游客滞留等现象较普遍,旅游交通通达性和舒适性大大降低。

四是“交通+农文旅”融合深度不足。旅游资源分散,交通线路长,游客深度体验的时间成本高。部分乡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影响了农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交通与农文旅产业之间的融合深度不够,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整合,例如交通标识与旅游景点的指引不够清晰,交通服务与旅游活动的衔接不够紧密,“交通+”产业链协同效应尚未充分释放。

主持人:感谢刘副局长,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普洱市交通运输部门将从哪些方面改进呢?

刘亮堂:下一步,普洱市将从以下4个方面重点发力:

第一,全力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有针对性地优化公路路网结构,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储备,继续加强向上汇报衔接,争取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有序稳妥推进“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在建项目,持续抓实“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二是持续推动临沧至普洱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25年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普洱至蒙自铁路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三是加快推进普洱思茅机场迁建、景东机场新建项目;优化完善航线培育措施,争取开通一条普洱至北、上、广、深航线;布局规划低空经济“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逐步延伸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四是积极配合省级部门完成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四级航道建设工程维护及相关配套设施扫尾工程,推进普洱海事搜救中心项目建设,支持服务好思茅区桃子树码头30艘水上垂钓趸船建造项目,改造提升思茅港进港公路,全力推进黑河、麻栗坪、大朝山水文站三个便民码头前期工作,认真谋划包装好澜沧江交旅融合发展项目,全力为全市旅游发展提供便捷、安全、畅通、优质的交通运输服务。

第二,推进城乡客运和旅游企业加强合作。一是深化“交通+节庆”模式,保障春节、五一、双胞节、葫芦节、神鱼节等大型活动交通运输服务,鼓励促进企业之间交流合作,统筹推进城乡客运和旅游景区、火车站、机场等客流集散地停靠站点建设与服务,加强汽车客运站和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区之间合作,支持汽车客运站拓展旅游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旅游票务预订、信息咨询、旅游集散等服务,促进站场、线路等资源共享、共用,增加融合服务事项,共同打造旅游线路,相互整合资源。二是持续提升乡村道路通行条件,鼓励企业通过增设旅游客运专线、开行定制客运线路、优化客运线路布局和运行时间等方式,提升民族村寨、古村古镇、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乡村旅游资源的可达性。

第三,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业务拓展。一是推进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加强对城乡客运和旅游专线的政策,特别是线路经营前期扶持,鼓励企业积极筹措资金采用新能源车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二是全面提升运输服务质量,持续推进交通运输优质服务提升年行动,强化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旅客运输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职业道德修养和服务能力。三是积极探索企业转型升级和业务拓展模式,逐步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发展。

第四,持续深化专项整治规范运输市场秩序。坚持“刚柔并济、服务为先”的执法理念,以“专项整治+长效服务”双轮驱动相结合,打造“有力度、有温度、有精度”的交通执法新模式,保障旅客和企业合法权益,推进运输秩序规范与旅游体验提升的双向赋能,推动交通运输与全域旅游深度衔接,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交通动能。

第五,持续推进交旅融合发展。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旅游公路高质量发展精神,打造精品旅游公路。积极融入和服务好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探索交通支撑旅游、旅游反哺交通的交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持续构建对外快速交通网、周边服务交通网、景区集疏交通网,形成“快进慢游”新格局。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副局长做客今天的在线访谈,和我们分享了打造“旅居云南·康养普洱”过程中,普洱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重点工作,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期访谈到此结束。

刘亮堂:谢谢大家对普洱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关心和关注,欢迎各位网友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倾听每一位网友的声音,不断改进和提升我们的工作水平,努力为普洱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