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献给云南“一五六”工程的建设者——生命的最后七天
来源:中国交通报       2024-06-26 10:28 【字体:

在贡山县烈士陵园安葬着一名年仅29岁的云南“一五六”工程修路工人,他叫周静,昆明人。

周静从16岁起就参加修路,直至29岁时在怒江修筑云南“一五六”工程过程中不幸光荣献身。那时他还没有结婚,家里曾几次催他回家结婚,他总是说任务紧、工作重,因而婚期一延再延。云南“一五六”工程第一期完工时,领导安排他回去结婚,他说:“这里需要我才调来这里,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我怎么能丢下工作回家结婚呢?”谁能料到这位先公后私、一心一意为怒江人民的筑路战士,还没等到办完终身大事,就把他黄金般的生命永远献给了怒江大峡谷。

       在时光的深处,云南“一五六”工程那些筑路者的身影像这条公路上风中乍起的飞尘,在短暂的飞散后,长久地归于平静,似乎除了这条路,他们什么都没有留下。

  

       要致富,先修路。1970年2月,修建碧(江)福(贡)贡(山)公路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瓦(窑)碧(江)公路的继续和延伸,全长155.789公里,简称云南“一五六”工程。周静同志是省交通局派来支援边疆建设的工人,由于在云南“一五六”工程第一期工程战斗中成绩优异,第二期工程一开始,按指挥部的生产布置,组织一个精干的突击班去主攻云南“一五六”工程量最大最艰巨的咽喉地段——布腊岩,周静担任副班长。在生命最后的七天,他像一颗流星消逝了,尽管生命短暂,但足够辉煌!

  

       云南“一五六”工程是在时间紧、任务重、边测设、边施工、粮草未备、人马先行的情况下仓促上马的,加上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施工,困难不少。5000多名民工汇集到怒江沿岸,运输吃力,物资供应不上。大米不够吃稀饭,没有工棚住岩洞。三分之一的工人,不得不长期背运物资。怒江沿岸山高谷深、雨量多、雨期长、气候多变、各种疾病流行,病工率一般都在10%。山大无柴,单为维持生活烧柴,一个连队起码要固定一个砍柴班。加之当地山高坡陡,菜地很少,蔬菜与副食供应不足,多数连队职工伙食是盐巴、开水、野菜、米汤、稀饭。在气候多变、地形险恶、物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各级干部和各族工人,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餐风饮露,冒雨搭棚,战寒风、顶烈日,翻山越岭砍锄把,板锄不够用刮板,硬是闯过了道道难关,克服了重重困难,使沉寂几千年的怒江峡谷,变成了炮声隆隆的战斗工地。

  

       怒道难,难于上青天。布腊岩是怒江峡谷有名的悬岩绝壁之一。岩顶直插青天,岩脚直伸江底,岩腰云雾缭绕;苔藓丛生,藤葛倒挂,泉水涌滴;看天一条线,看地一条缝。测量队测量到此只能在岩两头设控制点,飞线过岩,线长不到两公里,绕道紧走要一整天。要从岩腰劈开一条公路,路人只能摇头叹气,但筑路工人的决心是不可阻挡的。突击班的任务就是要在K120+495-K120+700一段的布腊岩绝壁上打眼爆破,首开第一炮。

周静同志身为老工人、突击班副班长,他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尽管突击班成员是在贡山各个连挑选出来的年轻力壮、精明能干的小伙子,但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眼巴巴看着班长和副班长如何带领他们冲锋陷阵。刚到工地时,班长冯大义负责住地食宿和工具准备,看现场自然是副班长主动承担。

到布腊岩工地的七天,也是周静同志一生中短暂而平凡的最后七天。

第一天,经过4天的徒步行军到达工地,他就和同志们一道打扫环境卫生,安排住地,晚上他根据沿途观察所得,向领导小组提出了施工方法的5条建议。

第二天,寒风呼啸、冷雨纷纷,雪花已从岩顶慢慢飘下,领导决定休息,周静却约着几个伙伴上山砍锄柄锤把,回来途中不慎滑跌河沟,一身湿透。但他毫不在乎,饭后就跑去铁工房煊炮杆。

第三天,整天都在铁工房和铁工研究布腊岩石质硬度,炮杆应淬什么火,并将各类型的炮杆淬火分批堆放,准备施工。

第四天,领导叫他补休,他不肯,和技术员上工地勘测,研究清场和选炮位方案。

第五天,清场开始,他第一个身系安全绳作业在悬岩上,爬上爬下20多次,临收工不慎将砍刀掉下岩脚江边,为了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他冒着危险下到江边把砍刀找回来。

第六天,继续清场选炮位,他迎着困难,总是说这里危险我先上,体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作风。

第七天,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顾不得休息、吃饭,攀岩过壁,选择炮位,因绳滑失手,不幸光荣献身。

这7天是他一生工作作风的缩影,他在革命道路上就是这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心为公,积极工作。

当噩耗传到贡山县的时候,全县人民为之流泪,被他这种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贡山县革委会到工地主持了追悼大会,并号召全县军民向周静同志学习。一批批驻贡山的解放军战士、贫下中农、机关干部从几十公里外来到周静生前战斗的工地上瞻仰和悼念烈士。

如周静同志这般可敬的无数筑路英雄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全凭自己的一双手,一锤一锤的敲,一炮一炮的炸,一锄一锄的挖,一撮箕一撮箕的抬,用手推车一车一车的倒,任凭风吹雨打,头顶酷暑阳光,脚踩严冬泥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披荆斩棘,战天斗地在百里工地上,历经千辛万苦,才使得公路全线贯通。

1976年6月,碧(江)福(贡)贡(山)公路全线竣工,人们欢呼着“贡山通车了”,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公路通到贡山县城后,人们又将周静同志的遗体迁移到贡山县烈士陵园安葬。

在整个云南“一五六”工程施工过程中,还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如舍己救人的藏族筑路英雄孙文胜同志;把生留给战友、把死留给自己的纳西族民工和润光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傈僳族战士匡马细同志……筑路英雄们一路攻克了莺歌岩、龙虎岩、腊乌岩、腊竹底岩、依乐岩、木家岩、布腊岩、泥阿打岩、龙洞岩等著名悬岩。腊竹底岩的驿道上有一石碑曾这样记载:“龙鳞虎齿、奇险万状、附藤而过、不寒而栗”。云南“一五六”工程总指挥李恩和同志,每一次专程到工地看到筑路工们一张张消瘦的脸庞、熬红的眼睛、干裂的嘴唇、裸露的膝盖,久久没有说一句话,深深地被这种英勇拼搏的精神所感动。在这里我们无法记下每一位殉职者的事迹,甚至未来得及保存他们一张生前的照片,然而滔滔怒江和巍巍青山将不会忘记这些忠魂。

他们长时期经受着苦与乐、生与死的考验,打通了上百道的悬岩绝壁,跨越了上百条的大箐深沟。期间,有88名干部和工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因公死亡34人,因病死亡26人,意外事故28人),135名民工造成终生残废。通过这条公路的建设,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当地少数民族工人,工程结束后,有620人成了养路工人,175人当上了汽车驾驶员和汽车修理工。

岁月眷望而去,历史川流不息。半个世纪以来关于云南“一五六”工程的那些事,或许我们已经淡忘,但脚下的公路都知道,就在怒江美丽公路,延伸云南“一五六”工程……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