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新昆楚大高速公路畅通西南出境通道
来源: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2022-01-20 18:39 【字体:

从昆明经楚雄到大理后,一路向西可达缅甸,一路向北进入藏区。无论是昔日的南方丝路、滇藏公路,还是现在的西南出境通道、滇藏新通道,都离不开这一方水土,都会在滇中大地形成一条川流不息的西向走廊。

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新的昆(明)楚(雄)大(理)高速公路已经横贯滇中。1月21日,新昆(明)楚(雄)高速公路、新楚(雄)大(理)高速公路分段通车。这将再次畅通西南出境通道,再次拉近云南与南亚东南亚的距离,积极构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奋力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

交通运输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关系国计民生、服务千家万户,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始终关注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问题。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云南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以改革的思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着力推进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形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状况。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强调,云南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是“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交汇点。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同周边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要扩大有效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奋力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先后批准实施《云南省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规划(2016—2020)》、《关于实施综合交通建设五年大会战(2016—2020)的意见》、云南省“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云南省道网规划修编(2016—2030年)》和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建设。

其中,加快推进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建设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推动补齐交通基础设施这个制约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短板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当前推动“六稳”“六保”工作任务落实、有效应对疫情影响的重要抓手,对扩大内需、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既利当前更惠长远。

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加快推进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为代表的综合交通重大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破瓶颈、补短板、惠民生、提品质,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从“基本缓解”到“基本适应”的重大转变,成为近年来云南变化最大、群众感受最深、成效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

告别拥堵 激活滇西

从南方丝绸之路、滇缅公路到如今的中缅国际大通道,昆明前往滇西的通道一直备受关注。

昆明(眠山)至楚雄(广通)至大理高速公路是现有昆楚大高速公路的复线工程,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G56杭瑞高速公路云南境内重要组成路段,也是云南“五纵五横一边两环”高速公路骨架网中第三横胜境关至猴桥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项目辐射昆明、楚雄、大理、保山、怒江、德宏、丽江、临沧、迪庆等9个州(市)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云南全省国土面积的51.3%,辐射人口2241.5万,占云南全省总人口的46.66%。是省会昆明通往滇西、滇西北、滇西南及藏区的交通主动脉,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通往缅甸及东南亚周边国家的重要通道。项目的建设对完善云南“七出省、五出境”公路通道和支撑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昆楚大高速公路自1998年全线贯通运营通车以来,由于辐射面积广、辐射人口多,交通量呈现几何式快速增长,交通承载能力日趋饱和,服务水平不断下降,交通拥堵现象频发,导致滇西、滇西北、滇西南方向经济走廊堵塞,西南出境通道不畅,极大影响沿线群众出行,严重制约云南滇西片区经济社会发展。

“十三五”期,为有效解决现有昆楚大高速事故频发、交通拥堵的问题,着力破解滇西片区交通瓶颈制约,省交通运输厅决定对现有昆楚大高速公路进行扩容改造,即实施建设昆明(眠山)至楚雄(广通)至大理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并将其纳入云南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

新楚大高速一路攻坚克难

楚雄(广通)至大理(江风寺)高速公路扩容工程项目(简称新楚大高速)全长201公里,桥隧比为62.6%,项目起点至凤仪段181.56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凤仪至止点段14.00公里和广通连接线4.93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线设置广通北、广通南、妥安、牟定南、牟定、中屯、前场、姚安、弥兴、大河口、刘厂、禾甸、祥云、锦场村(枢纽)、塘子铺(枢纽)、吊草(枢纽)、江风寺(枢纽)17处互通式立交。

新楚大高速由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牵头17家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BOT+政府定额补助”模式建设,项目设计严格控制工程规模和造价,力求工程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与沿线道路路网相协调、与沿线城镇规划相协调,认真贯彻“绿色公路”设计理念及适度采用钢结构桥梁方案的要求,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全力打造模范之路、品质之路、绿色之路。

面对光荣的使命和艰巨的投资建设任务,云南交投集团坚决对标省委省政府部署和省交通运输厅要求,聚焦项目的难点,坚持问题导向,制定解决措施,实施一任务一方案、一工程一方案,想方设法打通“痛点”、突破“难点”,科学组织项目实施,把各项工作细化、量化、具体化。

九顶山隧道双幅全长7597米,设置紧急停车带16个,属于全国最大跨度双向6车道公路隧道。整个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280余次,涌水量累计达1.9亿立方,涌水总量有十分之一个滇池。隧道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所穿越地区的岩溶发育多样性和突水突泥风险性国内外罕见,施工开挖不坍塌就突水突泥。针对高压富水、围岩破碎、断层分布广泛等不良地质,参建单位以打“B超”方式对地质进行超前预测预报。还积极引进先进的多功能快速钻机,采取“长隧短打”提高施工效率,各个施工班组紧密配合,连夜作战,快速开挖,快速支护,快速喷浆,保障隧道施工快速有效地向前推进。

除了九顶山隧道外,罗家村隧道、祥云隧道、金山隧道、栗子山特大桥等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栗子山脚特大桥共20联,左右幅各44跨,单幅全长1403.04米,其跨成昆铁路转体重2.36万吨,是目前国内单体最重的跨铁路转体桥,刷新了全国悬浇法施工跨铁路转体桥的新纪录。姚安互通主线特大桥左线全长2147米、右线全长2151米,共计111跨(30联)。渔泡江大桥全长850米,主桥采用(87+160+87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最大桥面高约105米,跨径160米,为楚大高速全线跨度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大桥。牛驼子箐大桥跨径布置为(70+130+70)米,有“三最”:全线最深桩基82米、最大体积承台(长23.2米,宽18.2米,高5米,混凝土2111.2方)、云南省最宽桥面22.33米。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新楚大项目公司在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严格要求施工及监理单位执行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持续贯彻落实标准化理念,推行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全体参建人员标准化意识,促进全体施工管理人员把规范标准养成习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化、工艺流程实施标准化、数据资料采集归档标准化。加强场站建设标准化管理,全面做到材料集中加工、储存,合理利用原材料。实现统筹安排,资源共享,做到材料使用超前计划,确保关键材料的及时供应,减少待料误工现象的发生,通过高效合理的人力资源调整和设备机具调配,大幅提高工效,创造合理效益。为强化路面进度控制和质量管理目标,委托第三方开展路面平整度提升专项行动,实现路面平整度达到0.5~0.7mm。

新昆楚高速畅洁绿美安

新昆楚高速公路起于昆明(眠山),止于楚雄(广通),线路全长106.835公里,双向六车道,采用“BOT+政府定额补助”模式建设,设西三环、西北绕城、谷律、勤丰、和平、禄丰、舍资7处互通式立交。在项目建设中,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云南投资有限公司及云南昆楚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畅、洁、绿、美、安”为目标追求。

为了生态环保,螳螂川特大桥涉水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栈桥”的施工工艺,并将泥浆外运,既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也几乎没有对螳螂川水流造成污染。在公路建设和养护中,大面积推广使用工业固废物再生循环利用,禄丰连接线耗用645吨钢渣铺筑钢渣沥青路面,实现了钢渣“变废为宝”,促进交通绿色发展。还创新性地将渣土消纳与废弃矿坑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工作相结合,先后利用项目附近的废弃矿坑消纳渣土近200万方。为降低施工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在全线60处设置声屏障全长18900米、面积50726平方米。结合沿线的地域特色,收费站、管理用房、隧道洞门等处装修设计融入了当地特有文化。

为了实行智能化施工,通过“云大物移智+BIM”等先进技术和综合应用,实现现场安全、质量、进度、物资、机械、成本、BIM建造集成及第三方各种软硬件集成,对“人、机、料、法、环”等各生产要素实时、全面、智能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对人员精准定位、特种设备监控、环境监控、互联网多媒体教育等12项智慧的应用,对环保管理、进度管理、安全质量管理、投资管控四大体系进行全方位整合。项目部、驻地办等参建单位的管理人员通过移动终端APP,可随时随地查看权限内的现场数据及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安全、质量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新昆楚高速公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荟萃,途径棋盘山、豹子箐、螳螂川、大叠水、青龙峡、恐龙谷、金山古镇等多处景区景点。项目建设以“互联网+”“5G+旅游”为理念打造“智慧高速”。推进中国铁建“高速公路+”“运营+”经营模式在云南片区的运用,以品牌思维整合各方资源,将“铁建高速”系列商业品牌与云南本土特色商业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发挥品牌矩阵效益。

一路穿越高山深谷的新昆楚高速公路,桥隧比高达62.8%,全线控制性工程有“四桥四隧”:西三环立交桥、西北绕城立交桥、螳螂川特大桥、西河特大桥、勤丰特长隧道、金山1号隧道、舍资铺隧道、广通隧道。

作为全线最长隧道的勤丰特长隧道全长5480米,多次穿越断层和破碎带,围岩破碎且复杂多变、多泥富水,多次出现小型垮塌和涌水突泥、围岩大变形。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种种困难,项目团队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铁道兵精神,攻克了长大隧道供电、通风及软岩大变形等技术难题,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有序推进。

西北绕城枢纽互通立交采用“对角象限双环+部分苜蓿叶型”设计,共设置21座桥梁。其中桩基795根,承台393个,墩柱10475米/465根,盖梁200个,预制T梁1266片,现浇箱梁3联,钢箱梁1联。面对施工任务紧、T梁运输距离远、架设曲率半径小、交叉施工多、下穿既有高速净空不足、上跨桥梁风险大等施工难点,新昆楚项目公司和各参建单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倒排工期,合理优化施工方案,确保T梁运输、架设过程中安全质量可控。

金山1号隧道右洞洞口存在偏压和浅埋,隧道部分里程段下穿箐沟,隧址区围岩岩质较软,遇水易软化,隧道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中,针对泥岩遇水降级,原支护设计不能满足隧道支护强度等问题,加强了超前地质预报。在探明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后,动态调整围岩支护参数,及时开挖,及时支护,并加强隧道排水措施。同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做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交通运输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云南交通人,坚定地扛起了现代化建设开路先锋的大旗。

大道致远,踏歌而行。云南省委、省政府最近印发的《云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和辐射全球的国际综合交通门户枢纽,构筑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陆海新通道,为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实现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到2035年,综合交通网络覆盖更加广泛,综合交通枢纽衔接更加顺畅,综合交通网络承载能力明显提高,有力支撑“1233出行交通圈”(滇中城市群1小时通达、全省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南亚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11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南亚东南亚国家1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十四五”期间,云南交通人紧紧抓住交通强国试点省份建设机遇,走“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的路子,完善多层次交通网络布局,实现立体互联,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动交通运输体系从“基本适应”向“提质增效、适度超前”转变,全面提升云南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

全力打造“两廊四带五轴”综合交通经济走廊。打造孟中印缅、中国至中南半岛2条国际综合交通经济走廊;昆明至京津冀、昆明至长三角、昆明至粤港澳大湾区、昆明至西藏4条国内综合交通经济走廊带;滇中城市群、沿边、滇东北至滇东南、滇西至滇南、滇西北至滇东北5条省内综合交通经济轴线。

全力构建“55538”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中越、中老泰、中缅瑞丽通道、中缅清水河通道、中缅印5条国际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京(蓉)昆、京(渝)昆、沪昆、广昆、滇藏5条国内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滇中、沿边、东部、西部、北部5条省内综合交通运输通道;高品质的快速网、高效率的干线网、广覆盖的基础网3张综合交通网;昆明、大理、曲靖、红河(培育)、昭通、文山、德宏、西双版纳8个骨干型综合交通枢纽。

在历史前进的大势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日新月异的云南交通,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